福州市统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资料 > 统计信息
结构优化 活力凸显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服务业发展成就
信息来源:统计局 发表时间:2017-09-13 字体:【】【】【
 结构优化 活力凸显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服务业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指引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新常态下,福州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在吸纳就业、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引擎

一、服务经济发展进程加速推进

   (一)服务业经济主体地位增强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我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14.96亿元,居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增长,下同)10.7%2012-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为10.9%,比全市GDP年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3%,比第二产业高8.5个百分点,全省高7.1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不含拉萨)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分别列第12位和第7位。

   (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6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21.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改善现代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2016年,全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出现回落。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17.5%,比2012年回落4.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比重为3.2%和8.2%,分别回落0.8和1.3个百分点。与之相比,现代服务业成长较快,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6.3%、12.6%8.3%,分别比2012年提高1.3、3.7和1.2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成吸纳就业主力军

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新业态快速发展,劳动人口持续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就业容量进一步加大。2016年末,全市服务业城镇非私营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下同)达65.14万人,占全市城镇非私营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5%,比2012年提高5.5个百分点,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2016年,全市服务业就业人员累计增加13.5万人。其中,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增速较快,成为就业热门行业,2016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3.97万人、7.53万人、4.53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7%、11.6%、7%,分别比2012年提升5.4、4.3、4.1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成吸引投资主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6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687.14亿元,比上年增长6.8%,比2012年增长56.5%,年平均增长11.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1.2%。

从项目投资情况看,2016年,全市完成服务业项目投资2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全市项目投资的比重为57.3%,比第二产业高16.2个百分点,服务业项目投资带动发展作用增强。从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看,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70%,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保持主体地位。

   (六)服务消费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更加富足,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增加。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45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增长7.5%。收入增长带动社会消费品销售增加,居民出行更加便捷,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68.78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提升8.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与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消费市场持续升温,零售额分别增长45.3%、39.5%、35.9%、33.4%、18.3%,均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居民生活品质提高。

    二、互联网+”释放活力不断催生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互联网软硬件设施持续普及。2016年末,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不含手机上网用户)245.14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42.1%;移动电话用户868.38万户,其中3G/4G电话用户636.36万户,比上年增加20.05万户。

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辐射作用日益增强。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总额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57.0%,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7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94.76亿元,比上年增长70.6%。2016年末,全市入驻正统网(福建省互联网经济统计服务平台)的电子商务企业有1206家,在全省设区市中位居第一。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增长,邮政业成为受带动明显行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2016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收入4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64亿件,比上年增长55.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服务应用和创新的日益活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67.6%比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高43.1个百分点。行业迅猛发展,成绩突出,其中,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福建利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选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17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

分享经济快速兴起,促进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2016年,互联网分享平台所属的规模以上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3%。随着创新应用的日益活跃,分享经济渗入到交通、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和细分市场。涌现出健康之路九易租车、华博云教育、宝宝巴士、101贝考等一批本土互联网共享平台

    三、创新引领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新兴产业培育,全市创新创业势头良好,新登记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新兴服务业领域蓬勃发展。 

   (一)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五区叠加政策优势、创新创业持续活跃等因素影响下,城市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更加聚集,带动物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01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比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高3.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在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10个领域中,生产性租赁服务业,生产性支持服务业,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7.7%、44.6%、38.3%和31.6%。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我市服务业和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生活性服务业是直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服务行业总称。随着福州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间旅游、商贸流通、健康养老需求进一步扩大,生活性服务业迎来发展春天。2016年,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共吸纳从业人员9.36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8.6%;应付职工薪酬增长10.9%。在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的12个领域中,居民出行服务业、居民和家庭服务业、健康服务业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8.8%、16.8%、16.7%。

   (三)高技术服务业呈加快成长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大力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提升产业价值链能级,高技术服务业呈现加快成长态势。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0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在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的9个领域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41.3%、34.1%、28.6%;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营利利润实现倍增,分别增长165.8%、100.4%。

   (四)科技服务业焕发活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科技服务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63.2亿元,比上年增长39.9%,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高15.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1.64亿元,比上年增长64.9%,拉动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增长38个百分点。福建国通星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靠谱网络有限公司、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引领行业高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福州新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一批“双创”基地、众创空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有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2家省级众创空间,46家市级众创空间,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创业团队总数900多个,创业人数6000多人。

四、深入推进“放管服”,营商环境优化效果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三去一降一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服务业发展规划及政策相继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创新政府管理,先后出台《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福州市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十项政策》、《福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文件,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二)政策助力减负,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批规划及政策的出台,“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现我市服务业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下降,经济效益提高。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三项税金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税金、应交增值税)34.39亿元,每百元税负为2.87元,比上年下降15.7%。在32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百元税负出现下降,其中,租赁业、航空运输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降幅排前,每百元税负分别下降56%、43.5%和42.7%。随着企业税负逐步减轻,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职工报酬增加。2016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7.8万元,比上年增长9.8%;期末总资产负债率为50.8%,处于适宜水平40-60之间;人均创造营业收入4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五、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一)交通基础设施取得新成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福州市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立体化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福州跨入高铁、地铁时代,发展开启崭新时空。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4.92亿元,比上年增长6.1%;2016年末,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588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344.94公里,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36.7%和118.3%。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08.08万辆(含三轮车和低速货车),增长12.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75万辆,增长13.4%。全市公路货物发送量15694万吨,增长7.1%;水路货物发送量9797万吨,增长21.5%;铁路及民航的客货运输量同比上年均实现增长。

   (二)租赁业创新经营模式,业务规模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租赁业企业通过拓展市场,创新产品,加大投资等方式,加快转型升级,行业发展迅猛。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租赁业实现营业收入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47.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817人,增长27.7%。受人们个性化出行、旅游休闲、商务及公务活动等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汽车租赁业迅猛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租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8%,占全部规模以上租赁业的59.3%,引领租赁业发展。

   (三)居民服务供给丰富,行业迎来发展春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居民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生活服务。团购型、体验型、共享型、上门服务型等O2O模式在餐饮、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居民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2016年,福州市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为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500人,比上年增长44.4%,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高39.9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业企业用人需求旺盛,就业容量持续扩大。

六、“幸福产业”驶入快车道,居民幸福感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有效供给的增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相关服务消费日益丰富、品质逐步提高,消费方式更加多元。

   (一)旅游业快速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随着旅游成为新的时尚热点,旅游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福州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借助“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创新服务方式,旅游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2012-2016年,全市累计接待境内外游[]2.1亿人次。其中,201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522.34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73%;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63.3亿元,比2012年增长83.2%。国内游客保持增长态势,入境游客也稳步增加,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接待入境游108.6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7.7%,入境游市场日趋火热。

   (二)文化、体育产业借势发力,发展速度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确定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并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文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创意持续增多。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实现营业利润15.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吸纳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4727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业,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业,电视业发展势头强劲,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73.5%、168.9%、164%。截止2015年末,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年,运动和健身逐渐成为大众的生活时尚,福州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建设特色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促进体育产业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体育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70%;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70人,增长32.3%;应付职工薪酬0.42亿元,增长69.9%,体育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在体育产业的52个行业小类中,体育场馆业和体育活动的策划服务业发展迅猛,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21.2%和211.8%。

   (三)健康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持续推动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我市养老机构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康养行业快速崛起。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791人,增长6%。其中,体育场馆业、门诊部(所)、其他专业咨询业的营业收入增幅超过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平均水平,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21.2%、65.1%、17.9%。

   (四)教育行业稳步发展,“互联网+教育”崭露头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互联网+教育”模式崭露头角,近年兴起的在线教育平台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方式推陈出新,平台用户数持续增长,成为互联网创业的热门领域。目前,全市拥有华博云教育、活力网、宝宝巴士、101贝考等本土互联网教育平台,涵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领域,在线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教育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长5.3%。其中,其他教育业和教育辅助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1.4%和12.3%。全市高等教育普及面持续扩大,2016年,全市在学研究生2.1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1.7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19%和4%。

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融合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持续加大。在各项积极因素叠加下,我市服务业将延续快速发展之势。

 



收藏】【打印】【关闭